Page 19 - 康辉旅游杂志159期
P. 19
C hina Comfort Travel 专题报道
民一定补偿,但在现实中存在补偿标准较低、农民生
计受到较大影响等问题。发展乡村旅游后使农民获得
非农的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保护生态带来
的短期损失。在获得一定生态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进一
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就业,增加非农收入,减贫、及振兴
农村等社会效益,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非常有利。
案例二 : 浙江奉化滕头村
农村环境治理一直都是老大难的问题,加上村经
济相对薄弱更是严峻。滕头村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
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注重党建为引领,激
协助”等功能定位,在生态涵养、生态文明、持续发展 发全体村民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以江南农耕文化为特
特色旅游产业取得了诸多成效。除了气候、资源、定 色,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的旅游资源,探索
位、机制的优势,为延庆区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提供了 出一条“党建 + 生态”有效的建设路径,创造了通过环
“肥沃土壤”,以“冬奥、世园、长城”三张金名片和民 境长效治以促旅游业的新模式。
宿建设为统领,深化地区旅游品牌建设,构建起了以 1.生态旅游发展道路
生态为底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滕头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
1.生态文明建设先行 代,为了改善生产条件,对农田进行了平整和灌溉系
延庆是北京的后花园,许多游客去乡村游,即可 统改造,之后又进行居住环境的改善,在田间溪头种
逃离大城市喧嚣,又可享受清洁和静谧自然环境以及 植果树林木,在房屋周边栽植盆景花草。后来该村又
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和美食。所以生态优良、环境优 抓住工业发展的机会,在多个领域建立公司,并釆用
美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的条件。生态保护的工 现代化方式发展农业,建立了种子种苗基地、花卉苗
作做好了才是吸引都市游客到乡村旅游必要条件之 木基地。发展过程中,该村一直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和
一。延庆区在农村地区开展了广泛的生态保护工程, 生态建设,不仅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环境保护委员
对生态脆弱区减少人类干扰,促进自然生态自我修复, 会,还因环境保护的需要拒绝了多个利润丰厚的项目,
釆用人工手段进行生态治理,保持生态系统稳定。一 最终以生态优美、环境良好而闻名于世界。滕头村坚
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不仅使延庆区农村具备了开展 持保护环境,在招商引资上曾经先后拒绝了几十个虽
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还直接形成了乡村旅游资源。 然赚钱但污染环境的项目。从地域上看没有特别的优
森林保护和小流域治理形成大片森林和清洁的河流可 势,从旅游资源上看没有名山大川,却靠蓝天碧水和
以满足人们郊野游憩需要 ;种植有机蔬菜和水果形成 优美环境,却荣获了“全国首批文明村”、“中国十大名
了人们采摘和观光农园的需求,生态农业的特色农产 村”、“国家首批 5A 级旅游区”等 60 多项国家级荣誉,
品还为游客提供了有吸引力的特色餐饮和旅游商品, 吸引了大批国际、国内及周边的游客,可见今天滕头
这些生态环境和传统乡村意境,对游客都具有强大的 村的成功就在于经济和生态的齐头并进。
吸引力。农村文化建设保护了参与性强的民俗项目, 2.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与旅游发展协同
遗址遗迹和非物质遗产保护也对自然旅游资源形成了 滕头村发展从起步开始,一直依赖于基层党组织,
较好的补充。在多样化的旅游资源基础上,可以形成 该村党组织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该村各项事业的
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丰富当地乡村旅游产品谱系广度。 成功也得益于基层组织的决策执行能力。在基层组织
2.乡村旅游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强有力的领导下,滕头村乡村旅游在起步阶段经过规
生态保护主要目的不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更 划设计,保证了高标准的施工建设,以景区的模式进
是为了取得生态效益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可 行开发,结合本村的特色形成系列旅游产品,并逐一
以借助净化水、净化空气以及森林植被这些自然资本 完善,设立了功能齐全的游客中心,开展各种营销活
来开展乡村旅游,这就是一条生态可经济化的可持续 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村办旅
道路。为保护农村生态,延庆区开展了退耕还林、退稻 游企业的模式也避免了村民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协作,
还旱等生态保护措施。虽然这些工程会给受影响的农 根据自己的特长获得收入并保持与本村发展目标一
Travel 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