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2023年4月刊-新.indd
P. 69
C hina Comfort Travel 精彩推荐
后疫情时代福建旅游业发展思考
朱熹文化融入福州研学的当代价值
青少年在品读《礼书》《朱熹家训》就会发现用意
一、朱熹文化与闽都文化研学的内涵 很深。简简单单的骈文对人的教导却涉及生活大大小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在中华文明的光照下,朱 小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交、安全、为人处事等,最终目
熹在福建创建了朱熹文化这一传统儒家的集大成思想 的是培养正大光明、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和对社会有用
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社会精神体系。800 多年来的 的人。朱熹提倡读书应“熟读精思,反复体验”,主张
发展与积淀,朱熹文化已成为福建传统人文社会最基 格物致知,将其所学的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并进行实
本的文化内核之一,也是闽都文化浓墨重彩的重要历 践。今天的研学,通过情境学习,与古人的情感相联
史文脉。 系,以当代人的感受与古人的思绪相交融,以当代人
福州作为福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儒、佛、道文 的认知与古人对话,营造感同身受的研学氛围。
化气氛浓烈。南宋理学家朱熹受北宋闽学先驱“五先
二、朱熹文化融入福州研学的时代性
生”,即陈襄、郑穆、刘彝、周希孟、陈烈思想的影响。
朱熹和他的弟子及崇拜者在福州和周边建有 10 多所 从朱熹所创办的书院里可以看到追求自身修养和
书院,如福州城区的紫阳书院、竹林书院、贤场书院、 自我道德的完善。书院对学生、门徒言传身教的是家
高峰书院、龙津书院、濂江书院、闽侯吟翠书院、长乐 庭孝悌之道、见利思义之理,口传心授的是立志、博
龙峰书院、罗源文公书院,连江丹阳书院和闽清梅溪 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及笃行,循序渐进的书香
书院等。朱熹常来福州讲学。在他病逝后,其女婿黄榦 之气,熏习和温养的是温、良、恭、俭、让的儒雅气质,
继续积极传播推广朱熹理学,为朱熹文化在元代的盛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教育理念,培养
行作出巨大的贡献。 出来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治世栋梁之才。
2019 年 6 月 8 日 ,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福州三 这些都是今天福州研学课程定制的重要内容。
坊七巷举行 2019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 (一)为人之道。“如何为人、怎样为人”在中华文
公布第六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几 化中一直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直到今天依然强调对
年来 , 我省各地市民俗学会、朱熹文化研究会整理、纂 青少年的道德规范教育,强调怎样为人。在青少年时养
编、推行了朱熹四礼(朱熹成年礼、朱熹敬师礼、朱熹 成的习惯与心性往往会影响自己一生,因此朱熹理学就
婚礼、朱熹祭祀礼), 使朱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活化 心、性、情与理及其相互的关系作了全面的阐发,建立
传承。朱熹家礼 · 祭祀礼于 2017 年成为省级非物质文 了精致、完整的心性学说。而闽都文化的人文精神“海
化遗产。非遗文化为创造多元学习情境提供了很好的 纳百川,有容乃大”,形容福州宏伟气魄与巨大容量,它
素材。青少年体验朱熹为后人建立的礼仪教化和礼教 所容纳的维度十分宽泛,但缺少具体指向与个性色彩,
秩序,更以最贴近朱熹礼仪文化的表述方式,重走朱 因此朱熹文化融入福州研学充实了具体内容,实现了实
熹之路,从参访文化古迹中,感受与体悟朱熹遗留给 践与弘扬,充分凸显了闽都文化的人文内涵与个性特
后人的礼教文化。 征。冰心曾说过 :“有个性,才会有生命。”
Travel 067